第一次看到 Imax,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2009年某一期的《第一财经周刊》上,尽管那篇报道极尽赞美之词,留给我的也只是屏幕巨大的文字印象,–因为在广州尚没有一家影院可以观赏Imax。前有好莱坞巨制《阿凡达》,近有国产大片《唐山大地震》,Imax吊足了我的欲望。这篇报道中提到未来中国将陆续新添15套Imax,这对比现有的6000块荧幕而言,真是微不足道。对于好的电影,我觉得还是要去影院看,尽管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1080P高清,–当然是盗版,然后通过家里大屏幕液晶电视欣赏,但是音响、画质等是无法达到专业影院级水准。我想有我这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少,因为三年前中国荧幕数仅仅为1500块,三年增长了三倍,而中国政府预计,中国的银幕数量到2015年将增至2万块,到2040年增至4万块
,–这会是一个投资机会吗?这使我想到了《经济观察报》上一篇报道《影院狂想曲:新军的进攻》。
上汽欲持股通用汽车,起初是一个经济问题,现在是一个政治问题。表面看来,这会是一场商业合作,一方是中国国有企业,另一方是美国标志性公司。实际上,不少人还是会用社会/共产主义 VS 资本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虽然冷战早已结束,但是眼下这样的思维可能正在阻止这场商业行为,如同这篇报道所说,如果允许非美国投资者,譬如主权财富基金或是一家中国公司在通用汽车持有相当比例的股权,这可能会激起政治上的反应
,尽管中国是通用汽车重要的增长源,就在通用汽车在欧美市场陷于困境的时候,其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却大幅增长。美国纳税人为通用汽车破产重组花费了500亿美金,眼下一共持有61%的股份,IPO行将启动,届时找一个称心如意的接盘者真得需要山姆费些心思了。纠结,不只我们,山姆也是。
[ Read More » ]
25 9 月, 2010 in
Business |
No Comments
过去的一周关于银行的相关传闻一直盘旋在市场当中,提高资本充足率、加息的传闻,使得投资者绷紧了神经。而在欧洲不受待见的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发布了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警告,中资银行未来资产质量恶化几成定局,问题只是何时、多大程度,以及是否会导致危机
。尽管上半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比年初要低0.28个百分点,但是下降的原因是“分母效应”,即信贷高速增长,而不良贷款在短时间内无法显现,因此其占的比率就显得下滑。但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不良贷款迟早将会出现在银行财会数据里。银行通过非正式资产证券化,将贷款打包成理财、信托产品卖给投资者,这样银行的风险低了,因为转移到了投资者。
总觉得养老离自己很远,真要养老,虽然不至于养儿防老,但指望社保估计也不靠谱,尽管如此,每个月该交的社保还是要交。从前以为交出去的这笔钱,相当于被强制定期存款,到退休以后再从银行取出来。后来炒股了,才知道市场上有支叫做社保基金的国家队,呼风唤雨,好生厉害。看了这篇报道,才知道社保基金约45%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30%投资股票,另有25%左右以私募股权等形式投资未上市公司
。看来,原来我对社保的了解真的是太肤浅了,固定收益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等,而投票投资也并不仅仅限于国内股市,不过我并未留意到关于社保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的消息。
[ Read More » ]
19 9 月, 2010 in
Business |
No Comments
起初看到标题时觉得十分好笑,通用汽车在美国本土制造电动车,然后运到中国卖给消费者,临走还要求我们奉上补贴,真叫人匪夷所思。看完报道全部内容后明白,原来”敦促”是有根据的:美国向每辆电动汽车提供7,500美元的补贴,不管这些车的产地在哪里
,相较之下,中国根据产地实施补贴的政策难免就有“贸易保护”、“破坏公平竞争”的嫌疑,并且只有中国根据产地实施补贴。作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措施之一,购车刺激政策使得中国车企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HIGH翻了天,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则更是大大刺激国内、国际车企的神经。而据9月6日出版的《经济观察报》第36版《通用电动车中国路径:先进口再国产》的报道可以知道,在其他跨国公司普遍把2012-2015年作为中国电动车战略开启年份的时候,通用和日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先驱
。特别是大病尚未初愈的通用,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中国市场,复兴之作 Chevrolet Volt 9月1日亮相上海世博完成首次路演, 2011年将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但相比较日产 Leaf 约14万人民币的售价(国外),Volt 则高达28万(美国),如果加入进口车灌水,全进口后售价接近40万,这明显门槛比较高。如此想来,要是搭不上中国补贴政策的顺风车,通用的领先优势必将大打折扣,提出如此“敦促”也是迫不得已。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到6月底,中国信用卡发行量为2.07亿张,较2006年底水平增长三倍以上,而 Mastercard 估计再过10年发行量将达到8-9亿,按这样的数量计算,我估计那时候除了未成年人,将人手一张信用卡。对于我来说,直到工作两年多后,我才申请信用卡,–当时我已经拥有了不下10张各种银行卡(自己也说不清怎么会有这么多银行卡),之所以此前没有信用卡习惯,源于从小到大的现金使用习惯;之所以改用信用卡,是因为现金不便携带,–不是因为钱多,是因为贼多。实际上,从根本上促使我刷信用卡的原因是可以从银行拿到一个月的无息贷款,买一万元的商品,我可以将原来用来支付的现金投资到股市,用信用卡来让银行买单,一个月后卖出股票获取投资收入,还了银行的欠款,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当然,这种好事的前提是投资获取了正收益。
[ Read More » ]
12 9 月, 2010 in
Business |
No Comments
SDK Add-on 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话题,一是通常厂商不会公开自己的add-on,二是即便公开了,应用开发者也很少使用。所以通常是厂商自己的技术团队自娱自乐,框架团队抽取公用的控件,制成一个 add-on,然后公布给自家的应用程序开发团队。
由于是小众的,所以网络中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这几天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幸接触到 Add-on,因此把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汇总,整理成如下内容。这些知识来自于我对 sample 示例的理解,并经过项目实践验证,我竭力保证无误,但差错之处也可能存在,如发现,请指正。
以下内容将分成若个步骤:
- 添加模块;
- 添加资源文件;
- 加入编译脚本;
- 发布;
[ Read More » ]
8 9 月, 2010 in
Software | tags:
Android |
4 Comments
本周关注两则有关外企经营环境恶化的报道,除了本篇报道之外,还有来自一则来自华尔街日报—日本外相:中国可能失去外国投资。到底是什么引起了欧盟商会的不满呢?报道称,营业执照制度限制了外企进入某些行业,有些强制认证要求更是超出合理程度。但是执照制度和强制认证貌似是早有的事情,只不过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矛盾恶化,集中爆发而已。欧盟商会只是批评,相较之下日本则直接警告,除非中国使其商业规则更加透明且具有连贯性,其中包括处理劳资纠纷的法律框架,否则中国有可能失去外国投资
。抛去盲目的民族情绪,我认为欧盟商会和日本外相的言论应该得到当政者的重视,这与卑躬屈膝无关,我们当在这非常时期检讨自己的经济政策,审时度势,灵活调整,–当然也不是叫你出卖国家利益!
班加罗尔是印度IT外包中心之一,业内人士和政府官员曾一度前往这个“印度的硅谷”参观学习,此前 CSDN 和《程序员》也有过关于它的深度报道,由于职业因素,这引起我的不小兴趣,和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主要从日本拿单子一样,印度外包企业主要服务于欧美等英语系地区,显然印度的市场要比我们大,我想这主要得归咎我们糟糕的英语教育,还有文化因素吧。回到报道中来,Cognizan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显然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居然认为美国如今没有人才基础
!我可不是什么美国粉丝,但是我清醒得知道,我所参与开发的两款数码的 OS 是由 Google 发布的 Android,我所使用的编程语言是由 Sun(已被 Oracle 收购) 发布的 Java,我当前正在使用由 Microsoft 开发的 Windows。我不是嘲笑印度自以为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常常干这样的傻事。
[ Read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