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旧交替之际了,时间的车轮开过了2010,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就这样结束了。然而,结束并不是件要悲伤的事情,而是兴高采烈,因为没有结束也就没有开始,有破方有立,一个十年过去了,又一个十年开始了。在这新旧衔接的时机,頗值得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这让我想起了《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我不是中共党员,更不是五毛或愤青,如果非要定位自己,那么我是一个独立思想的公民。如果你对,我会为你背书,--尽管你不在乎;如果你错,我会恶心你,--尽管你听不到。本周博客之所以选择红头文章,是因为它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有些不同于以往。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已有三十多个念头,时至今日,则已成为“以GPD为中心”,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几成定局。
追求GDP并没有错,但是过度追求则会颠倒因果,GDP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说到这里,我觉得简单地把国人把需要分为物质和文化是过于简单,甚至是在有意识地过滤,除了物质和文化,我们也需要民主、自由等政治权力。你带着老婆,出了省,吃着火锅,还上着网,突然就被跨省追捕了。这是何等笑话?
[ Read More » ]
MCC(Mobile Country Code)、MNC(Mobile Network Code)、LAC(Location Aera Code)、CID(Cell Tower ID)是通讯业内的名词。MCC标识国家,MNC标识网络,两者组合起来则唯一标识一家通讯运营商。从维基百科上了解到,一个国家的MCC不唯一,例如中国有460和461,一家运营商也不只一个MNC,例如中国移动有00、02、07。LAC标识区域,类似于行政区域,运营商将大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每个区域分配一个LAC。CID标识基站,若手机处在工作状态,则必须要和一个通讯基站进行通讯,通过CID就可以确定手机所在的地理范围。
2006年Yahoo!曾经推出一项服务:ZoneTag,其功能之一就是拍照后将图片附上位置信息上传到Flickr。这样用户就不必对着几G,甚至几十G的图片,再费神回忆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了。ZoneTag也正是利用了前文中的第二种方式获得位置信息。Yahoo!后期也曾经开放ZoneTag API,这样第三方开发者就可以将MMC、MNC、LAC、CID发给Yahoo!,然后获得位置信息,但现在似乎已经关闭了接口。
Google在昔日明星Gears中提供了一项Geolocation的功能,可以获得用户的地理位置,同时这项功能也是开放的,开发者可以依照Geolocation API Network Protocol调用相关功能。稍微不令人满意的是,其数据格式为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没有提供XML,不够RESTful,多少是个遗憾。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Gears已经被Google废弃(Deprecated),因此这项功能是否会被关闭还是未知。不过,Internet上还有其他提供类似功能的服务,例如OpenCellID。
[ Read More » ]
31 12 月, 2010 in
Software |
1 Comment
2009年以Facebook(http://facebook.com)、开心网(http://kaixin001.com)为代表的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热了;2010年以Twitter(http://twitter.com)、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为代表的Microblogging热了;2011年呢?
热点诞生之前总是有预热,观察这个预热,没准儿就能看出未来的热点。那么2010年谁在预热呢?以Foursquare(http://foursquare.com)、玩转四方(http://sifang.com)为代表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在这一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似乎有迅速成长的苗头。
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很多公司和个人都在探索LBS,如何在应用和服务当中结合位置信息创造出新服务,还没有看到成功的样板。此前,腾讯公司将查看好友的地理位置包装成了增值服务–“千里眼”,卖给QQ用户,一次两毛,包月十块,这等出卖用户隐私的“伎俩”可以看作是伪LBS。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想象未来LBS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
[ Read More » ]
29 12 月, 2010 in
Software |
1 Comment
夫水,柔物也,围之,则泛;堵之,则溢,此其性也。鲧不谙其性,围追堵截,急之于刚猛,固难成功!至禹,察父之败,反其道行之,不围不堵,挖渠疏道,导之以流,使小入于大,大通于海。终能变害为利,成其大功!
–《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大禹治水》
2010年岁末,京城里有关来年将限制新车上牌的流言终于尘埃落定,《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在圣诞节到来前公布于众。坦率地说,这个政策不只是给京城人做的,更是给全国人民看的。只要稍微具备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京城的先头举动那就是示范标杆。这也就难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说:这是个不好的榜样,其他城市肯定会效仿(见《北京新政欲疏堵 或为汽车业“添堵”》)。可见秘书长大人的政治敏感性很高,这哪里是限制北京新车,分明是损害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的利益嘛。
[ Read More » ]
27 12 月, 2010 in
Business |
No Comments
本周吸引我的焦点来自于《经济观察报》的两篇报道,分别是《“十二五”大减税》和《二次税改的大动作》,前者作为头版头条,后者也刊登在第五版的显要位置,凸显了媒体方面对税收热点问题的热切。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税收的涉众涵括了社会大众,其中的个人所得税更是与大众密切相关,这一点我想记者先生也无法“脱离”干系。因为,活在当下,稍微“体面”一点的工作,想要低于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还是挺难的。“十二五”大减税,减的不仅仅是个人税负,还有企业税负,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企业税负的感受,因此似乎这离我们比较远。其实不然,如果企业减税,那么势必惠及消费者,传导作用将扩大到民生领域,我想这也与十二五目标相一致。
《“十二五”大减税》的开篇开宗明义:针对中低收入个人和大部分企业减税,将成为“十二五”税改的关键词。报道里援引消息人士的话,尽管个税起征点可能不提高,但是“减少级次,调整级距”,效果更优。我做了计算,以月薪7500为例,假定扣除住房公积金、社保等,再减去2000,最后应纳税额为5000,那么依据现行的个税方案,应该缴纳500*5%+1500*10%+3000*15%=625。如果依据报道中的新方案,那么未来应该缴纳2000*5%+3000*10%=400,减税幅度为36%。–当然了,你想一毛不拔,不缴税那是不可能的,税收是养活公务员们的奶水,尽管纳税人养活的儿子不乖,可是谁敢断了他的奶呢?
[ Read More » ]
20 12 月, 2010 in
Business |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