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力量

把时间当做朋友

把时间当做朋友

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 获得知识;b. 应用知识;c. 抽象推理。
–《把时间当作朋友》

在我的在校学习经历中,我一直是一种现象的受害者。那是一个升学竞争激烈,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绝大部分同学最终无缘重点大学,这从一开学就注定了。这近似“绝望”,使得校园里弥漫着一种嫉恨的气氛。

优秀的学生具备一个共性,就是往往会在课堂上提问。而这种提问并非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认可,在这些人眼中,这些问题并非自己的问题,却要占用老师这种宝贵的资源,并关键的是,搭上自己的时间,陪他一起听课。于是,每当有人提问,就有人嘀咕:这种问题也要问?或者嚷嚷:课下去问!

我是一个脸皮很薄的人,至今也是如此,所以常常经不起别人起哄,慢慢地我就不再去提问,也变成起哄同学的一员。

很难说清思考和问题两者是谁先产生,这好比蛋和鸡的关系。总之,这种现象造成了我一个问题,就是我想不出问题,也没有思考。依照上述C.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我仅仅是完成“获得知识”,属于心智不健全,这深深困扰了我。

用环境的错误来懊恼自己,去抱怨,尽管抱怨是对的。这不仅不对,而且愚蠢,这早已理解。在看《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时候,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如何从上面的问题里走出来,养成思考的习惯。李笑来先生讲到:

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懒惰,没有耐心,不愿投入精力去做任何事情,心智一直处于未开垦的状态。改变,或者说醒悟从现在开始,试着去记录事情,试着去概括他们,试着去展望事态发展。

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是第一时间去反驳它,而是要耐心倾听。很多时候,我无法接受别人比我优秀,无法接受他的想法和我不同,这就是嫉妒。基督教文化里,把它与其他六个名词,一起归为“七宗罪”,真是很对。

Leave a comment

Your comment